2024-01-16 17:57:40 | 大学招生网
2020年全国高考终于结束了,考生们也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但高考结束之后,考生们即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的这一大事,每一年的高考有的考生金榜题名,考上了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国内一流大学,而有的考生高考成绩则不太理想,考不上本科高校,而考上了二批的专科学院,而我们都知道,二批的专科大学一年的学费非常高,有的考生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学费三年8万元,因此经济负担也非常重,但考上了二批的专科大学是否选择去就读,这主要取决于考生个人的意愿,如果考生认为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值得,那么即便是学费很贵,对于考生的父母而言,他们也会支持孩子去就读。针对于这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析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是否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取决于考生个人的意愿有的考生高考成绩不太理想,只能报考二批层次的专科大学,但其实也不要感到气馁,毕竟二批的专科大学也有不错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如果考生对于所报考的二批专科大学感兴趣,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也非常满意,即便是三年下来的学费非常昂贵,但也是非常值得去就读的,毕竟读大学对于考生而言是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机会,是对自己人生的投资,读过大学或者意味着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可选择的权利,而如果因为学费高,就放弃了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那么考生将来可能会后悔。
第二、是否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也受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所影响有的考生虽然考上的是二批的专科大学,考生本人也有想去就读的意愿,但是却因为受到了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负担不了三年的学费,因此有的考生不得不选择放弃,他们也不想给自己的父母施加很大的经济压力。
而且有的家长也认为二批的专科大学含金量较低,教学水平难以得到保证,与其交那么贵的学费让孩子去就读,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来找工作赚钱,这样更为实际,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不会有好的出路,因此也不太支持或赞同孩子去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
在小匠老师看来,如果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能够负担得起就读二批的专科大学三年的学费,考生还是应该去读的,不要因为二批的专科大学办学层次低、学费高,就选择放弃,能读大学就应该争取去读,因为读大学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也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见识,对于考生个人的人生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那么,对于小匠老师上面所分享的观点,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问题,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击关注!
2023专科报志愿能报六个学校。
专科填报志愿有一个第一志愿,五个第二志愿。每个学校可以报5个或6个专业。填报志愿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向往何种院校、喜欢的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
如果你的省份专科批次包括的院校比较多的话,那么专科生可以选择报考的专业也会比较多。但是专科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有些专业对考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考生则不能报考。
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的方法:
1、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首先要了解今年可以填报几个志愿。今年很多省份都合并了高考批次,这些政策上的改变,都会对考生报考志愿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批次合并后,考生的选择变多,在志愿选择上也增加了一些难度。
2、考生和家长对于志愿填报时间、批次、录取规则等都要了解清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常用的定位方法就是线差法,考生在报考时可以看看近几年的录取线来大致估算自己的定位。
3、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名校,因为在就业方面名校有很大的优势。另外要尽量选择好的城市的大学,这样对考生的以后的见识和未来就业前景都有很大帮助。最后就是尽量选择以后想要定居的城市的大学,这样毕业后对身边的环境会比较熟悉。
2023高考填报志愿填报技巧
1、招生形势。包括2023年高考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管理办法、全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2、招生政策规定。比如2023年高考志愿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录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 大学招生网
3、学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2023年高考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必读内容,主要介绍招生规则和录取要求。招生简章是高校为招生特意印制的宣传材料。
4、招生计划。2023年高考招生计划主要是指在各省招生的高校、专业和招生人数。
5、近几年各省的批次线和各院校录取数据。收集近年各批次线、各院校在各省录取的高考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高校的调档线。
6、相关科目成绩要求。相关科目即与所报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
7、就业情况。2023年高考志愿选择就业率较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择业会多一份机遇。
大学招生网(https://www.daxuela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2024年选科要求的相关内容。
高考2024年选科要求如下:
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
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
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
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
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
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基础的要求自主确定。
选考科目要求分为4类:1科、2科、3科或不提。选择1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选择2科或3科的专业,表示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或3科;未提出科目要求的,表示考生可选考任意3科。
2、根据教育部规定,本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从2024年高考招生开始适用。如无重大调整变化,不再每年组织编报。
3、各普通高校在我省实际招生的专业(类)及招生人数安排以当年实际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本次公布的院校、专(类),有部分不会在我省安排招生计划。
以上就是大学招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大学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招生网:www.daxuelai.com2024年高考专业选科要求表2024年高考专业选科要求表如下:1、从2024年高考开始,农林医学,理工等专业在新高考选科3+3地区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才可以报考,由此可见2024年的高考之后,只选择物理的考生滑档率又会大大的提高。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我国一共分有13个学科门类,92个学科大类,703个具体专业。2020年新增第14个学科门类,交叉学科!2、文学类包含了3
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各大学对选科要求主要变化是:物理+化学成名校理工类专业标配,占比高达45.07%。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最新发布《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包含了所有2024年拟在甘招生的本科、高职(专科)层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紧扣新版《指引》的要求,物理+化学成名校理工类专业标配,占比高达45.07%。该要求对已实施
2024山东高考选科要求山东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在大学专业设置的92个专业门类里:公安学类、政治学类等三个专业类,要求必选政治。65个门类要求必选物理,占比70.65%,56个门类要求必选化学,占比60.87%,55个门类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占比59.78%,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类,一共61个学科专业类中55个要求必选物理+化学,占比达90.16%。山东2024年高考选科要
山东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山东2024年高考选科采取3+3模式,总分750分,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采用全国卷,每门150分,第二个3为3[门等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山东高考选科政策: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
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如下:教育部要求同一高校相同专业在所有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需相同,各高校都是按照教育的选科指引进行选考科目要求编制。科目要求的本科专业数量占本科专业总数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为51.79%,含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6.46%,含历史科目的占比为1.74%,含“物理+化学“科目的占比为45.98%。可以
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是怎样的?2024年广东高考选科要求如下: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
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址: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2024-02-20 09:45:57
2024-01-08 15:49:07
2023-11-19 00:22:54
2024-01-04 14:22:10
2024-10-18 11:11:48
2023-12-26 05: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