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高中教辅学海导航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今天,大学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手段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学校教育,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 语文 教学服务,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从这三方面入手:一是使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二是利用网络信息,促进自主学习;三是发挥网络优势,优化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网络资源 语文 课堂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教育发展趋势呈现为信息化、网络化。网络教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正显示它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网络资源的利用。
一、使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学校网络平台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充分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充分赋予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自由,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网络教学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到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语习,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网络世界的无穷魅力,打破了虚拟视听和真实多媒体世界之间的壁垒,而且学生可以现学现用,教师可以及时学习效果。生动形象的网络空间使置身其中的学生们兴致盎然,学习更加轻松快乐。
在教学《三峡》,我带领学生一起去浏览“三峡”网站,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三峡一幅一幅秀丽风光图画,就像置身于景色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文章中描写景物,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描写景物技巧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大学招生网
二、利用网络信息。促进自主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 语文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中自行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自主学习 语文 的环境,我们学校校园网站链接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的 语文 学习网站、开辟了 语文 天地,包括自然风光、人文、学校生活、节日集锦等板块,每一板块又包括概述、点评、看图说话、故事、练习等。将 语文 课的以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甚至还有虚拟仿真的内容,学生通过Internet可以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的构建知识。
在介绍朦胧诗时,学生对这并不熟悉,我向他们提出问:“朦胧诗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用搜索引擎很快从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报互相传阅,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锻炼了学生搜索信息、处理信息、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运用进行交流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平时我也经常上网寻找一些有关语习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应用于我的日常教学,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和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 语文 学习网站,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获得的广度。
三、发挥网络优势,优化教学模式
网络能使教学空间无限扩展,虚拟技术能有效模拟现实,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包括语言交际情境在内的信息素材。
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教材以外的更多知识,我借助网络呈现大量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网络下的 语文 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上。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敬畏自然》时,我利用网络优势,设计了几个学习板块:学海导航、课文朗读、迷津指点、精段赏析、拓展练习。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对各个板块进行了选择。平时基础较好的同学,重点学习了“精段赏析”“拓展练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则把“课文朗读”“迷津指点”当作了重点。这样,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 语文 课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以其集文字、声音、影像与一体,信息量大等强大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延伸和拓展了教育时空,增强了教学效率,赢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喜爱。但是有些网络信息资源鱼龙混杂,涉世未深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辨别信息资源的真伪,难以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减少他们盲目探索所耗费的时间,教师需要根据学习主题,筛选学习资源、组织学习资源、传递学习资源和创造学习资源,担负起网络知识海洋中导航者的角色。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高中教辅学海导航怎么样
《学海导航》这个系列的书是理科的好一些,语文、
英语、政治、历史等文科类的科目的就比不上其他系列的了。如果你想提高,王后雄的资料不错啊!或者是教材解析(经纶学典的,这个书的文科很好)
要是高二的,分了学科,就买王后雄的吧!

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化学离子反应
如果没有好的化学教案,化学课堂教学就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如果预设不圆满,就会影响生成效果,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为此,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考纲扫描】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高考预测】[《学海导航》p10 例1、2 p11 2]
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该部分知识的考察主要体现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及推断等,尤其是根据信息书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应该留意。
【学法导航】
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抓住二个原则,一是符号书写是否正确,包括:①原理是否正确②化学式与离子形式拆合是否正确,二是是否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还要转移电子守恒。
2.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型试题,所给离子方程式常见的错误有:①不能正确使用化学式与离子符号;②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③反应原理不正确或反应不符合实际;④反应物相对量的影响。
3. 解答离子共存的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一是判断离子共存,还是判断不共存;二要看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碱性、酸性、无色透明、pH为多大;三看离子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总之,要注意审清题意,充分挖掘出题设的隐含条件;要把离子自身的特点同题干中给定的限制条件结合起来分析。
(1)注意溶液隐含的酸碱性,如酸性溶液(H+ )、碱性溶液(OH-)、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c(H+)=10-12 mol•L-1的溶液、由水电离出c(H+)=10-12 mol•L-1溶液、投入铝产生氢气的溶液、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等。
(2)注意无色溶液和有色离子不匹配,常见的有色离子有:Fe3+(黄色) 、Cu2+ (蓝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
(3)注意溶液中隐含的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如Fe3+与S2-、I-,MnO4-与I-,NO3- (H+)与Fe2+等。
【典例精析】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 ClO-+CO2+H2O =CaCO3↓+2HClO
B.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CO2+CO32-+H2O=2HCO3-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 OH-=CaCO3↓+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 NH4+ =3Fe3++NO↑+2H2O
【解析】A选项CO2过量,应该生成HCO3-方程式应为:ClO-+CO2+H2O=HClO+ HCO3-;B选项生成NaHCO3应该沉淀析出,正确的方程式为:CO2+CO32-+H2O+2Na+=2NaHCO3↓;C选项要考虑到Mg(OH)2 为沉淀即可, Mg2++2 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答案D。
2.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 、 、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 、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 、
D.碳酸氢钠溶液:K+、 、 、H+
【解析】选项A中使酚酞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必定呈碱性,则OH-与Fe3+不能共存;选项B中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Fe2+不能共存;选项C中c(H+)=10-12 mol•L-1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这些离子均能共存;选项D中 与H+不能共存。答案:C。
【随堂训练】[1-8为单选,9-10为双选]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
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OH- NH3↑+ H2O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 Fe + 8H+ +2 NO3- = 3 Fe3+ +2 NO↑ + 4 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 I- + H2O2 + 2 H+ =2 H2O + I2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 == 4OH-+O2↑
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lO-+SO2+H2O=Cl—+SO42-+2H+
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
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2的溶液中:Na+、Fe3+、SO42-、NO3-
B.含有大量Fe2+的溶液中:K+、Mg2+、ClO-、SO42-
C.能使Al3+生成沉淀的溶液中:NH4+、Na+、SiO32-、HC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Al3+、SO42-、NO3-、Cl-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Cl沉淀在氨水中溶解:AgCl+2NH3•H2O====Ag(NH3)2+ + Cl-+2H2O
B.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Ba2+ +HCO3-+OH-=BaCO3↓+H2O
C.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NH3+H+=NH4+
D.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3Fe+8H++2NO3-=3Fe2++2NO↑+4H2O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Cr2O72-、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NO3-、Al(OH)4-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Mg2+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Ca2+、HCO3-、NH4+、AlO2-
⑥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1-、S2-、SO32-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6.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l-、 ④Br-、⑤SO32-、⑥SO42- 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7.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碳酸钙与
醋酸反应 CO32-+2CH3COOH =
CO2↑+H2O+2CH3COO- 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B 苯酚钠溶液中
通入少量CO2 2C6H5O-+ CO2 + H2O →
CO32- +2C6H5OH 正确。
C NaHSO3的水解 HSO3-+H2O SO32-+H3O+ 错误。水解方程式误写成电离方程式
D 等物质的量的
FeBr2和Cl2反应 2Fe2++2Br-+2Cl2 =
2Fe3++Br2+4Cl- 错误。Fe2+与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式不符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
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
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
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H+ H2↑+ Cl2↑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 +2Ag(NH3)2+ + 2OH- CH3COO-+ NH4+ +3NH3 + 2Ag↓+ 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2 CO32-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 SO32-+ 6H+ + 2MnO4- == 5SO42- + 2Mn2+ 3H2O
10.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H=6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B.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Al3+可能大量存在
C.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SO2-4、Na+,C6H5O-
D.常温下,C(H+)=0.1mol•L 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O-3、Na+、I-、K+
11.现有几种离子:
阳离子 Na+、Mg2+、Al3+、Ba2+、NH4+
阴离子 OH-、Cl-、NO3-、SO42-、HSO4-
A、B、C、D、E是由它们组成的五种可溶于水的固体(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分别取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
④D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气体单质
⑴根据以上条件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⑵写出A溶液与E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⑶若1g 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水蒸气时放热1.49KJ的热量,写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2.. 已知稀溴水和稀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若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 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仅限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①: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
假设②: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①和假设②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①方案: 。
假设②方案: 。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填“假设①”或“假设②”)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课后训练】 《学海导航》p81-82
学案3参考答案:
选择题 D、D、D、A、C、D、C、C、BD、CD
11⑴A. NaHSO4 B. MgSO4 C. AlCl3 ⑵2H++SO42-+Ba2++2OH-=BaSO4↓+2H2O
⑶NH4NO3(s) =2H2O(g)+N2(g)+1/202(g) ΔH=-119.2kJ/mol
12.(1)①Br2;②Fe3+ 假设①方案:向黄色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假设②方案:向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2)假设② ;不可行;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ˉ氧化成I2使溶液都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3)2 Fe2+ + 4 Brˉ + 3Cl2 == 2 Fe3+ +2 Br2 + 6Clˉ
看了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
2.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教案
3.高二上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用教案
4.高二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5.高二化学上学期 教学计划
6.高二化学说课稿
以上就是大学招生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学招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大学招生网:
www.daxuela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